1936年7月,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一只大金属箱来到了苏富比拍卖行。
他神秘兮兮的告诉工作人员,箱子里的东西尘封了200多年,绝B可以惊艳世界!男人叫杰拉德·弗农·沃洛普,是当时英国很有名的贵族大地主,他的老婆是艾萨克·牛顿的侄孙女。
1978年,美国物理学家麦克·哈特出版了《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》,这个榜单在世界上颇有影响力。排在第三位的是上帝之子-耶稣,排在耶稣前面第二位的就是牛顿。
第一是谁?有知道的同学可以评论区见。
尽管排名只是一个参数而已,但是牛顿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实在太大了。发明反射式望远镜,发现光的色散原理,发明微积分,牛顿运动定律与经典力学,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等。
这些成就单拿出哪一样,都能让一位科学家载入史册名垂千古。但牛顿本着走下所有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原则,把这几样事全给做了。而且是在26岁之前就把这些搞的七七八八了。
可以说没有牛顿,科学体系就不完整,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生命、对宇宙和一切的理解。直到今天,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到马斯克的火箭上天,都是在牛顿的理论基础上实现的。
不过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所知道的常识。而当杰拉德带着神秘的金属箱来到苏富比,一切都不一样了。
牛顿的一生,功成名就名利双收。牛顿去世的时候留下很多遗产,但是没有留下任何遗嘱。所以他遗留的著作和财富都被亲戚们继承了。拿到苏富比拍卖会的金属箱里面装的就是牛顿手写的笔记!
这些手稿足足有7500页,包含1000万字,相当于事无巨细的记录了牛顿一生的工作总和。但是由于里面的信息量巨大,很多内容实在不宜公开,所以被艾萨克家族雪藏了整整200多年。这期间见到过这些手稿的人不超过3个。结果杰拉德丑闻缠身濒临破产,决定用这些手稿换些盘缠。
而这些手稿的面世,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牛顿的原有认知!
人们对这些手稿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发现,牛顿一生中无比辉煌的巨大成就,原来都只是他在证明神存在的过程中的-附属品!
牛顿和耶稣同一天生日,在1642年的圣诞节出生。当时的英格兰还没有采用教皇的最新历法,换算到现在是公元1643年1月4日。
牛顿的家庭属于三代贫农,他自己一出生就充满了坎坷。他的父亲在他出生三个月前就去世了,挺着孕肚的母亲由于伤心过度,导致牛顿成了一名早产儿。出生时还不到3斤,能活下来简直就是奇迹。
在村长的介绍下,他的母亲汉娜在牛顿三岁的时改嫁给了一个叫纳巴斯·史密斯的牧师,牛顿就此成了一个小累赘。
为了追求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,汉娜直接把小牛顿丢到了外婆家不管了。结果不知道是不是牛顿自带克爹属性,没几年,这个牧师继父也挂了。
少年时期的牛顿很喜欢读书,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。他的剑桥知识分子叔叔发现这孩子有潜力,应该受到更正规的教育,就在1654年把他带到药剂师克拉克的家里,因为这里距离他要就读的格兰瑟姆国王学校很近。
在他借住的这段期间,他还喜欢上了克拉克先生的养女凯瑟琳。但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因素从小性格孤僻,对人也很偏激刻薄,根本不懂如何与异性相处。所以这段注定无果的情缘并没有持续很久。这也成了牛顿人生中第一次,也是最后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的爱情故事。
往后的人生中,牛顿开启了“不近女色”模式,直到他84岁离世,也没有再拍拖。
少年时代的牛顿并不是什么天才或者神童,在学校里的成绩也是马马虎虎。于是他妈一看,这孩子也不是学习的料,不如趁早回家种地,就强制让牛顿退学了。
可成为一个农民并不是牛顿的理想。
好在他的叔叔知道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的道理,就委托国王学校的校长,对牛顿的母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说服她同意牛顿回归了校园。由于牛顿的性格很古怪,在学校里并不受同学待见,还经常被其他同学霸凌。
但是瘦弱的牛顿武力值并不高,无力反击,于是他将受到的屈辱全部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,决心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,以此来证明欺负他的人都是傻B。 于是牛顿成绩一跃成了全班第一。
后来在他叔叔的推荐下进入了剑桥大学,开始深入研究数学和其他科学。但是在剑桥进修了没多久,就又一次被迫回归了无所事事的生活。
但就是这无所事事的两年,牛顿开挂人生的大门被一只苹果敲开了。
1347年至1352年间,黑死病开始在欧亚非大陆疯狂肆虐,这场瘟疫导致了将近2亿人死亡。300年后,这场瘟疫在英格兰卷土重来,当时拥有四十万人口的伦敦,超过20%的人的性命都被这场瘟疫夺走,就连查理二世都拖家带口的弃宫流亡。
1665年10月,剑桥委员会决定暂时关闭机构应对疫情,22岁的牛顿回到了老家林肯郡开始休大假。虽然没有了正式的学习和工作,但是牛顿的大脑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。
在当时,人类对颜色和光的认知普遍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。他认为物质本身是没有色彩的,只是光明与黑暗、黑与白按比例混合的结果。人们之所以能看到不同颜色 ,是眼睛的主观感受而已,问题不在物质,而在于眼睛。
但是牛顿不信。
他用三棱镜不断的研究太阳光,发现白光其实是由7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,只是这些光的波长和频率不同,呈现出了我们看到的不同颜色。这一重要发现揭示了光色的秘密,后来成了光谱分析的基础。
之后牛顿又提出了光是由粒子组成的理论,但是同时他也不反对说光有波的性质。后来在200多年之后,证实了光确实具有波粒二象性。波粒二象性也成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。而在几百年前,当时年轻的牛顿就已经悟到了这一点。
而在另一个晴朗的夜晚,牛顿坐在自家院子里的苹果树下,一边看月亮一边琢磨事情。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后来大家都知道的事:一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。
但其实,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,但是这只苹果的坠落让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,最终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。
牛顿当时就问自己,苹果会掉到地上,为什么月亮不会掉下来?而且重要的是,苹果为什么会向着地球的方向落下来?如果将苹果快速发射到月球的位置,它会不会像月球一样也不掉下来呢?
这些问题他想了很久,都没有答案。
因为他缺少两个必要的解答条件,第一,当时没有对应的高等数学方法来计算这些问题;第二,他不知道地球和月球的距离质量。
不过不要紧,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;没有这种高等数学,那就创造出这样的数学!
1667年伦敦大瘟疫结束了,剑桥重开,牛顿回到大学继续他的研究,很快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方法-牛顿微积分。这种数学方法可以计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,并可以解释后来被称为重力的东西。
“万有引力定律”就这样被发现了。
后来在100多年后,亨利·卡文迪许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。随后太阳的质量,太阳系中所有行星的质量都能被计算出来。
而当时年轻的牛顿,并没有想将这些成就公布于众,只是默默的记录在了自己的手稿中。直到20年之后,在哈雷的鼓励和劝说之下,才将自己的研究汇集整理成了一本伟大著作: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。
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
书中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第一次呈现在世界的面前。它不仅可以用来完美的解释天体运动,还可以描述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。从此,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分支被建立了起来,我们称之为动力学。
接着人类知道了,宇宙中的万物,从最小的原子到大的行星恒星,都在按照同样不变的法则行事。当发展到了量子物理时代,科学当然会转到另一个维度,但这并不会改变牛顿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事实。所以牛顿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。
但是当牛顿的手稿在1936年拍卖会上现世之后,人们发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。
当时缺钱的杰拉德一定会想到,如此重量级的科学大咖的笔记原稿,在200多年之后重现江湖,必然在科学界和拍卖界掀起血雨腥风。拍卖行的工作人员也是做足了功课,大肆进行了拍前预热和宣传推广。
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在拍卖的当天,这份手稿的关注度扑街了。甚至没有买家想要一次性买下这份完整的笔记,手稿最终成交价格只有9000英镑,而且是被零散的卖给了十几个不同的人。
这些买家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竞拍者,其中一位叫约翰·梅纳德·,是英国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,被后人誉为“宏观经济学之父”。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,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还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称为“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”。
凯恩斯在拍卖当天迟到了。 他只是拍下了其中的38份手稿。不过这些手稿的内容还是让他感到极为震撼。他发现牛顿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,手稿中的内容竟然如此的不科学!因为他拍到的部分几乎没有什么科学内容,全部都和神秘的炼金术有关。
另一位重要的竞拍者是爱因斯坦的好友亚伯拉罕·亚胡达,他也遇到了和凯恩斯类似的情况。他收藏的大部分手稿同样和科学没有什么关系,甚至比炼金术看上去更不科学,里面几乎全是和神学以及宗教有关的研究。
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,最终人们发现, 在牛顿的全部手稿中有86%都是与宗教和炼金术有关。还有对法老的金字塔、所罗门王的圣殿、波塞冬的三叉戟、圣经中的预言神启等等,都有非常详细深入的研究心得,而与科学研究有关的部分只占了14%。
因此有人说,“牛顿活了80多年,40年用于科学研究40年沉迷神学。”
但其实这句话是不对的,其实在他人生的26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科学研究成果,只是一直没有对外公布。原因是牛顿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发现
自己想要的东西, 那就是神。
所以在他剩下的人生中 ,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一件事情上,那就是证明神的存在。
但牛顿对神倾尽一生的沉迷,并不是人们普遍理解的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迷信,更不是因为性格缺陷或者年老智力衰退,,导致的那种精神寄托和依赖。他要找的神和普通人理解的神不一样。
这个神到底是谁呢?答案就藏在这些手稿中。
从手稿中的信息看来,牛顿从25岁开始就对炼金术孜孜以求,并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相关实验。但是牛顿和那些追求“点石成金”的炼金术士不同,他并不是想要追求黄金本身,而是要通过化学实验找到物质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终极奥秘。其终极目的就是炼制出传说中的“贤者之石”。
“贤者之石”也被称作“第五元素”,是所有炼金术士毕生追求的圣杯。有人说“贤者之石”是固态的,也有说是液态的,还有人说可以各种状态自由转换。也有人说“贤者之石”是一种红色的未知元素。
但其实都不是,人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个东西具体是什么,只是抽象出来的一种概念。人们只是认为,“贤者之石”拥有道德和神的力量,可以点石成金,令人永生不死,并可以让人拥有神一般的智慧。
那我们就想,能有以上这些功效的东西,它可能是一种物质也可能一种力量,也可能是人类认知外的一种状态。这其实就是牛顿的认知中一种神,代表着宇宙中的原始力量的根源,可以用来解释宇宙中的一些规律和本质。
而牛顿研究炼金术本身 ,就是想要通过化学的手段寻找这种物质或者力量存在的一种方法,进一步间接证明所谓神的存在。所以牛顿研究炼金术,只是他想要证明神存在的其中的一个途径。
除了炼金术,他对神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。
牛顿本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,在基督教中有一个中被广泛接受概念,那就是上帝是唯一的。但是存在圣父、圣子和圣灵三个位格,这三位位格共享相同的本质和属性,之间又有所区别,被称作三位一体。而在手稿中显示,作为教徒的牛顿并不认同上帝的三位一体说。
正所谓信教不可怕,就怕教徒有文化。
在牛顿的认知中,耶稣本身是没有神力的,就是一个用来达到宗教目的形象而已,类似用来供人崇拜的明星代言人效应。这意味着 牛顿根本不相信“人格化上帝”。他心里那个上帝和普通基督教徒心里的上帝不是一回事。他想要证明的上帝并不是想要证明 “上帝是某个人或者某群人”。
牛顿坚信有一种具备统一性的力量,掌控着宇宙一切自然规律。所以无论是他对圣经密码的深入研究, 对几乎所有神学著作的解读探索,都只是想要知道那个掌控宇宙一些自然规律的家伙,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。
在牛顿的心里上帝或者说是神,其实是宇宙基础的自然规律的一种存在形式。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上的研究和成就,在本质上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。牛顿相信,地球上的物体和天体遵循着统一的,亘古不变的数学法则。
他在长年累月的研究过程中,发现大到宇宙运动规律,小到动物的精巧构造还有各种力学,几何学背后,都有非常精巧的规律和力量在推动这一切。好像有一个全知全能的“上帝”角色在精心安排了这一切。所以这种上帝的意志才会彰显于牛顿的所有著作之中,让人们误认为他的晚年是不是变成了一个迷信的老神棍。
其实无论是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,提出三大运动定律,还是对神学、历史学、哲学、炼金术年代学、数学、天文学、化学、物理学这些迥异的知识领域中的探索,都是为了寻求这个所谓上帝的存在。
这个上帝其实是,可以解释宇宙中一切本质的统一法则或者规律。
这就是为什么像是爱因斯坦,杨振宁等等很多这样的科学大咖,都在晚年开始研究所谓的神学。这里的神学并不是信主保佑,烧香拜佛,而是追求万物本质的过程。
因为他们在倾其一生的研究之后发现,虽然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。但是相对宇宙的本质来说,人类知道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。
而且他们研究的越深,越广泛,就会发现,我们知道的越少。所以越有科学成就的人,就越会想要在科学之外的范畴来寻找一种力量,能够用来解释人类现在认知内和认知外的全部科学。
炒股杠杆软件,配资网了解网上炒股公司,双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